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同比下降,毕业生总数比上年陡增52万,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寒流”。然而,截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基本持平,成绩令人欣慰。截至6月10日,学生就业率达到83.8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专家评价指出,我国助推大学生就业力度空前,各项政策措施含金量之大、覆盖面之宽前所未有。
毕业了,下基层、去部队、赴重点行业、到西部边陲。与往年相比,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中国农业大学2009届毕业生金磊毕业后成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说,“北京市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让大学毕业生有了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
上海市卢湾区启用就业短信平台,800余名卢湾户籍的应届毕业生成为首批受惠者。截至7月10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5%,与去年基本持平。
沈阳市毕业生就业受益于沈阳市按图索骥、疏导人才入“旱渠”的好点子。沈阳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介绍,沈阳市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今年第一季度,沈阳市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已有4万余人签约,实现就业。
“选聘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在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发挥巨大潜力。据统计,在611万高校毕业生中,有60万毕业生就业受惠于多项各部委密切配合,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吸纳毕业生的新举措。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两次重大变革。上世纪90年代,从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转变为“市场导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本世纪初,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
作为清华大学454名贫困毕业生的一员,闫伟隆是今年该校推出的“春雨工程”的受益者。今年,清华大学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的重点帮扶,为贫困毕业生提供“五个一”帮助,即提供一次个别咨询、修改一次个人简历、推荐一个工作机会、资助一次京外求职路费、报销一次入职体检费用。
前不久,湖南大学许多优秀校友收到了来自母校的“英雄帖”,欢迎他们回母校“招兵买马”。校友们拿出1500多个岗位,送到学弟学妹们的手中。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社会检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全国近2000所高校,都把大学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更需要政策支持。今后3年,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参加就业见习。目前,31个省份、75个重点城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省级联系部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已经公布,30万毕业生将率先进入见习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