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oney,父亲曾经这样对我说……
——云中星
浅尝钱事
记得当我还很懵懂的时候,父亲曾经对我讲过:“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当时我知道钱是个不错的东西,可以用来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泡泡糖”,“魔鬼糖”,“竹蜻蜓”……
然而,童年的美好时光里也是有很多波澜的,年纪尚小的我已经懂得钱的“来之不易”,不仅仅因为小时候的零花钱被严重控制,更由于不懂事的自己因为偷抽屉里的钱买零食而被父亲打的嚎啕大哭。时至今日,自己早已踏出学校的大门,当手里捏着一张工资卡的时候,才真正明白钱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同样,我也开始关心起自己的薪酬了。
毕业临近的时候,我找了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在当时所处的那个海滨城市达到一个还算不错的薪资水平,除此之外,所处的行业也给我们解决的食宿问题。回到学校的时候老师会问我们的工作待遇如何,当听到我的回答时说了一句:“不错啊,我带的那几个研究生毕业也就拿这个数啦……”
初涉钱世
关于薪酬,我从大一就开始接触了。当时还不算正式工作,只不过是给学校打点零工,每个月为数不多的钞票让我付出的惨痛的“代价”——一是因为经常逃课而挂科,二是因为整日忙活而疏远了与同学的关系,三是因为实在太“忙”而居然成为了班委里唯一一个单身。
等大二卸去所有的职务之后,我才能渐渐看清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挂科绝对是一场噩梦,而对于我这个曾经希望申请奖学金的班干部来讲,挂科绝对不亚于深夜撞鬼。但是只有当我被“鬼”蹂躏一番之后,才能冷静下来考虑自己的发展——读书是为了什么?逃课是为了什么?做学工是为了什么?我下一步该怎么取舍?……
直到此时,我才刚刚找到一个理由来安慰自己之前的惨痛经历——“本阶段属于学生时期,不要苛求得到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学到什么,工资高点低点无所谓,待遇好点差点无所谓,个人所得所失也无所谓,能获得提升就万事大吉啦”。基于这个理论,整个大一阶段,我学到的是求学者应有的本分,而这种本分是以后几年里帮助我不断成长的真理。
冷观钱势
等到离开校园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从学生到职业者的转型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曾经的真理却在无形之中开始制约了我的发展。
作为一个新入职的工作者,保持一种虚心好学的工作态度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保证你在工作能力和个人修为等多个方面有快速的提升。但是,离开学校的自己如果再保持一种纯粹的学习者态度,就有被职场淘汰的危险。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雇佣”的根本目标是“利润”,而非“培养”,虽然企业担负着一定的员工培养职责,而员工也有不断提升自我的必要,但都是以企业利润为核心。而作为一个经济上已经独立的职场人来讲,薪酬作为利润来源也不能再被看的太过平淡了。不同于学生阶段“不求得到,只求学到”的学习者心态,我们应该逐渐转变到“既要学到,又要得到”的心态。
在我刚入职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时候,早会上要进行自我介绍,几位新同事都很谦虚的表达了在今后的日子了“努力学习,刻苦工作”的决心。最后老板发言时直接说道:“各位都是企业聘请的人才,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让你们为企业带来成果,这样公司才会给你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就是薪酬。如果你们仍然以学习者的态度,而非一个行业一流人才的标杆来要求自己,就永远不可能拉近与竞争者的距离,企业如果想获得发展,真正缺乏的是工作者,从来都没有缺乏过学习者。”
其实,直到此时,在许多朋友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总跟我抱怨薪酬的问题,而我的回答仍然是“暂求学到,不奢得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但是之所以这么讲,是希望已经进入工作岗位并且确定了薪酬的朋友们能够踏踏实实的工作,因为此时他们刚刚入职,对企业还没有做出足够的贡献,自身实际能力也并未得到充分的证明,如果太过计较薪资的问题,不但不会起到改善作用,反而有可能影响其职业前途。
但是,对于那些尚未确定工作、薪酬,以及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为公司创造出了巨大财富的朋友和同学,就应该慎重考虑一下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我们不能漫天要价,也不能降低身价,人离不开精神支柱,但是只靠精神不靠物质我们也没办法生存。对于职业者来讲,付出与收入是成正相关的,同样,对于雇主来讲,“付出”与利润同样也是成正相关的。现实中的绝对公平是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始终处于一种绝对的、不合理的不平等兑换状态,就有可能导致和谐劳资关系的破裂。